7月12日,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未来事务管理局承办的“新航天与新时代太空科幻电影”主题沙龙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原主任吴季,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原特聘教授张晓敏,导演李霄峰,华人影业副总裁、制片人许志湧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电影文化研究部主任左衡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沙龙由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主持。

新航天,科幻电影最应关注的话题

老航天,以阿波罗任务为代表,是政府投入和主导、举全人类之力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探索项目。新航天,则以马斯克SpaceX为代表,在策略、技术、成本和应用上截然不同。

2000年以后,国际上迎来了一波商业航天发展热潮,如SpaceX、蓝色起源、维珍银河等,我国也开始出现大量的商业航天公司。进入近地轨道的成本持续下降,人类走出地球摇篮甚至太空移民的话题,又开始引起关注。

张晓敏表示,“新航天”彰显了“大国重器”的一面,其不断突破技术极限,拓宽着科学边界。同时,它也有着“接地气”的一面,当不断来往于地球和太空之间的门槛将大幅降低,更多的普通人可以去往太空,太空将被进一步祛魅,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话符号。因此,当代科幻电影应该反映的是人类航天成就中“新航天”的部分,即电影要将太空与普通人的生活结合。

电影,尤其是太空电影,能将普通人无法体验的东西呈现于大银幕,提供无法拒绝的诱惑。无论《月球旅行记》还是《2001太空漫游》,都永远无法满足人类对星空的好奇。左衡称,“我们渴望技术奇观,渴望真实感。失重怎么解决?火星土豆是什么味道?类似《火星救援》的近未来想象,是观众在过去电影中未曾获得的,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吴季认为,我们已经走到了引领人类未来的历史节点。人类文明的进步总是伴随着技术发展,有了大航海,才有了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有了新航天,人类文明会产生什么变化?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因此,新航天不只有商业意义,还有文化意义,我们需要用更通俗的方式思考人类去向何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