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报记者 刘庆华
【资料图】
8月22日,A股继续上涨,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次站上3800点。自二季度以来A股市场持续反弹,相对4月7日低点,上证指数已大涨近14%。在此期间,全市场非货币ETF场内流通份额和资产规模双双增长,截至8月21日,非货币ETF资产规模达到4.71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本轮行情中,跟踪港股互联网、科技股、非银以及跟踪A股券商、军工、化工等指数的ETF份额增长最为明显,受到资金青睐。医药ETF场内流通份额却减少,显示资金有撤出迹象。
非货币ETF规模创新高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收盘,全市场非货币ETF场内流通份额为2.65万亿份,较今年4月7日场内流通份额增加了807亿份,增幅为3.1%;资产规模为4.71万亿元,较今年4月7日增加了1.27万亿元,增幅为37%。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全市场非货币ETF场内流通份额和基金资产规模均已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从上述增幅的对比可以看出,相比4月7日,ETF规模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基金净值的增长。在此期间,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上涨了12.84%、14.99%和25.66%。而港股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了9.86%和3.49%。
在A股和港股市场均上涨的背景下,股票类ETF和QDII类ETF的场内流通份额、资产规模均呈正增长。
其中,股票类ETF场内流通份额为2.21万亿份,增长了449亿份,而资产规模则增长了7946亿元,达到3.59万亿元;QDII类ETF内流通份额为3977亿份,增长了235亿份,而资产规模则增长了1115亿元,达到4179亿元。
科技及非银ETF受到青睐
从本轮行情以来的份额和规模变化情况来看,在股票类ETF和QDII类ETF中,跟踪港股互联网、科技股、非银以及跟踪A股券商、军工、化工等指数的ETF份额增长最为明显。
数据显示,在上述区间内,共有5只ETF场内流通份额增加百亿份以上,其中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华宝券商ETF场内流通份额分别增加了236亿份和215亿份,总份额增至748亿份和463亿份,资产规模也增至708亿元和286亿元。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已成为同指数ETF中规模最大的基金,华宝券商ETF规模则排在同指数ETF中的第二位。
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华宝银行ETF、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内流通份额分别增加了135亿份、111亿份和108亿份,分别增至486亿份、163亿份和458亿份,资产规模为360.16亿元、139.53亿元、334.08亿元。
富国军工龙头ETF、鹏华化工ETF、鹏华酒ETF、华宝金融科技ETF场内份额增加了70亿—80亿份之间。
而今年以来最赚钱的赛道——医药ETF场内流通份额却减少,显示资金有撤出迹象。易方达医药ETF、博时恒生医疗ETF场内流通份额分别减少了161亿份和157亿份,尽管基金净值上涨,但在份额撤出的压力下,资产规模却分别减少了20亿元和28亿元。
此外,华夏科创50ETF、富国中证A500ETF、华安创业板50ETF、国泰中证A500ETF等宽基指数ETF的场内流通份额也减少了80亿—100亿份。
6只ETF规模在千亿以上
单只基金来看,目前市场上仍然有6只规模超千亿的宽基ETF,并且这几只宽基ETF在4月7日至8月21日期间,场内流通份额仍然呈现正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8月21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规模分别达到3975.55亿元、2838.59亿元、2099.26亿元,其场内流通份额较4月7日增加了5.58亿份、34.48亿份和54.5亿份。嘉实沪深300ETF、华夏上证50ETF、南方中证500ETF资产规模则分别为1836.26亿元、1775.80亿元、1259.69亿元。
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则成为资产规模最大的行业主题类ETF,资产规模为708亿元。
另一方面,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ETF也在增多,4月7日时有127只ETF规模低于5000万元,到8月21日时,已增至140只,这些ETF主要是跟踪上证180指数、中证A100、科创板细分行业指数,以及中证A500增强、中证1000增强产品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