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 (李 嘉)截至目前,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累计排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6万余家,初步完成向市场监管总局数据库上传信息工作,累计录入各类信息33.7万余条,并全部通过校验。
今年以来,贵州省采取高位推动、分区包保、逐级校对、加强宣贯等措施,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两个责任”落地落实。
高位推动,加强组织领导。在组织召开省政府食药安委专题会议的基础上,贵州省政府食药安办向9个市(州)党政“一把手”致函,要求地方党委政府积极推动落实“两个责任”,全省各市(州)、县(区)先后召开“两个责任”有关工作会议456次,各级领导针对“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累计作出批示76次,其中主要领导批示50次,在全省范围进一步凝聚贯彻好、落实好“两个责任”工作机制的决心和信心。
分区包保,压实工作责任。贵州省市场监管局牵头抽调精干力量,成立由各市(州)局分管局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全面深入开展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排调研工作,摸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分布、规模、业态。该局通过制作《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进展情况表》,采用台账化管理模式,对各地食品生产经营主体摸排情况实施周调度,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责任。
逐级校对,严格校验流程。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实行分区包保,指导地方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包保信息录入工作。采用报送市(州)审核1次、包保处室审核1次、省局专班审核1次的二级三审数据审查形式,并按照单日报送数据、双日校对通报模式,提高报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针对数据报送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先后印发5期工作提示,推动地方规范数据报送。
加强宣贯,搞好涉企培训。贵州省以贯彻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为切入点,在全省范围组织开展宣贯月及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宣贯线上培训,围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为企业详细解读新规定具体要求,结合具体案例,阐明企业主体责任重要性、自查的必要性。贵州省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近1900人参加培训。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