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为深入推进“服务企业行”活动,4月26日,河北省邯郸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邯郸市2022年“打假保名优”活动实施方案》,决定从自即日起至11月底,在全市开展2022年“打假保名优”活动。

依法全面履职,统筹用好市场监管政策“工具箱”,围绕“建立工作机制、打击违法犯罪、强化宣传教育”三个方面,重点抓好12项具体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协作联动常态化机制。

1.确定打假保名优企业范围。以省市场监管局今年首批公布的邯郸市民生领域10家企业为重点,以市局确定的21家企业为附加,集中开展全市“打假保名优”活动。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按照属地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可适当增加本地“打假保名优”企业,一并列入此次“打假保名优”活动。

2.开展入企走访调研。深入企业面对面宣讲“打假保名优”决策部署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法规,听取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切实摸清亟待解决侵权假冒方面的需求底数,有针对性地确立工作方向。

3.建立“打假保名优”长效机制。积极与企业沟通联系,对接各项工作,建立“打假保名优”工作台账,明确负责机构,安排专人负责,统筹协调推进工作落实,支持企业以优质产品服务消费者。

4.完善社会共治格局。充分发挥1231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严格落实《河北省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鼓励社会各界积极提供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深入挖掘违反行业规范、侵权假冒等行业“潜规则”;积极与新闻媒体协作,主动曝光侵权假冒典型案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是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

5.认真梳理问题线索。深挖细查企业和社会各界反馈的各类问题线索,对明确的侵权假冒案源线索,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查办,及时反馈案件查办情况。对行业“潜规则”等区域性侵权假冒问题要认真分析研判,综合运用“执法办案、责令整改、停产整顿、吊销资质、移送司法”等手段进行治理,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的“黑作坊”“黑窝点”。

6.突出打击工作重点。加强对互联网、农村市场和城乡接合部等侵权假冒高发多发领域治理,坚持线上线下治理相结合,对消费者投诉较多、权利人反映突出的侵权假冒电商平台、商户、市场等,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提高暗访排查频次,深挖违法犯罪活动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清理侵权假冒生产源头,铲除侵权假冒销售网络。

7.完善行刑衔接机制。认真落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坚持打源头、端窝点、追流向,联合实施全链条式打击,提高对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甄别和精准打击能力。

8.查违法犯罪行为。推动市县乡(镇)三级联动,通过联合检查、专项行动等方式,严厉查处滥用、冒用、仿冒、伪造商标、专利、地理标志和“山寨”“傍名牌”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集中查办一批侵犯名优品牌企业合法权益和损害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大案要案,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例,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区域内企业行为和市场秩序明显规范。

三是加大宣传引导普法教育力度。

9.加强常态化宣传。围绕重要时点、重点部署、重大行动,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播放专题片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宣传活动,展示“打假保名优”活动成效,提高公众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扩大“打假保名优”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10.强化普法宣传教育。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将打击侵权假冒相关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责任清单。及时曝光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实施有效引导。组织专家访谈、政策解读、识假辨假,增强全社会重视打击侵权假冒的良好社会氛围。

11.开展集中销毁活动。围绕节日、消费旺季等侵权假冒易发时段,组织侵权假冒商品集中销毁活动,邀请企业代表、消费者和新闻媒体等进行现场见证,展示打击侵权假冒执法办案成效,形成强大震慑效应。

12.提升宣传水平。依托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京津冀”“河北新闻”“邯郸融媒体”等执法协作机制和网络媒体积极对外宣传,适时组织媒体现场集中采访、集中报道,讲好打击侵权假冒“邯郸故事”,传播好打击侵权假冒“邯郸声音”,展示邯郸形象。

通过这一活动,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企业和消费者合法权益,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为促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河北省邯郸市市场监管局 赵春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