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的密度、旋律、传唱度、歌曲基调的适配度……都是我们考虑的方面。”

北京大学医学院2020级临床专业的胡晓丹最近一直在忙着选歌。这看似“转行”的内容,实际上是她一门专业课的课程作业。

近年来,北京大学医学部通过探索研究,合作创新,将学习过程从死记硬背转变为生动实践。在神经系统疾病的学习中,其中一项“大作业”就是让刚步入医学殿堂的同学们,通过自制动画、短剧、歌曲改编等形式为大众科普癫痫、帕金森、脑卒中、睡眠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


(相关资料图)

从寝室到小花园,从剧本创作到拍摄剪辑,从绘画脚本到制作海报。同学们走出常规课堂,走入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别样世界。

“我们选择以改编歌曲和拍摄小短剧的形式进行癫痫科普。”最终,胡晓丹和合作的同学们选择了《匆匆那年》这首歌。

接着就是填词,在同学们看来,这一部分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也帮着一起改了几版。

“因为课堂上学的癫痫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它的分类相当庞大,每种分类又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所以想要全部写进歌词里是不可能的。”在和老师讨论之后,同学们决定把重心放在强直阵挛发作的临床表现和急救上,也提及了在人们印象中并不剧烈的失神发作。

针对病耻感和“羊癫疯”污名化的问题,几位“主演”则敬业地躺在地上拍了好几条病发的状态。

“对我来说,这个小短剧虽然只有4分钟左右,却是我的导演初体验,而且在把握剧情和演员动作的过程中逐渐加深了对癫痫的理解。”胡晓丹说。

胡晓丹的同学管允鹤则与其他四位同学在北医三院神经内科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有关阿尔茨海默病的科普作业。

“这份作业提供了贯穿整个学期的完成时间,让同学们得以有条不紊地全身心投入。而伴随整个过程的是老师细致入微的指导。”管允鹤说。

在几次小组会议上,老师为管允鹤和同学们进行了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细致的专业讲解,并结合其他的科普作品例子为他们提供了选材和方向上的指导。在小组合作完成剧本初稿之后,老师又逐字逐句指出层次和表述等各方面的不足,让同学们不断修改完善。

最终,管允鹤和同学们剪辑完成了一则十余分钟的科普视频。

“这份科普作业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意义,更是思想上的改变。这样一次近乎实践的作业,摆脱了传统课堂的拘束,用一种更新的思路和更实际的体验帮助我们深刻理解阿尔茨海默病人群的困扰,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作为医学生的使命所在,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科学的治疗、合理的预防、家人的关爱和社会的理解。”管允鹤说。

这种新颖的授课模式让不少同学受益匪浅。2020级临床专业的李筱认为:“科普作业是一扇窗,我们透过窗户看到了患者,患者也透过窗户看到了疾病和我们,通过这扇窗户,过去的很多隔阂会被消解,医生开始理解患者关注的要点和心态,患者也会开始理解为什么医生开了那么多检查和药物,进而一同泅渡生命之河,跨越生死难关,成为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对于任课老师们来说,这项教学探索取得了明显的学习效果。

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王韵看来,学院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医学科学普及素养理念,将医学科普创作纳入教学计划,打造有温度有趣味的医学科普课程是大健康背景下医学生培养的重要举措。

“医学生参与医学科普创作,是一个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需要其深刻理解并运用疾病相关的防治知识,同时借助视频、动画等合适的形式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老师在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实现了对医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全方位的培养。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引入新时代教改课程中,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王韵说。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教授樊东升表示,完成一件医学科普作品是一个创造性输出知识的过程,需要创作者结合科普对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医学信息,并采取适宜的方式使科普对象能够接受并理解上述内容。

“在此过程中,医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大众的健康维护、疾病预防、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全过程,增强了其职业使命感、自豪感,在‘健康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早期培养其医学科普素养。根据自身特长、采用不同形式,以兴趣为导向,学以致用,用于服务大众。”樊东升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叶雨婷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