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今年夏天,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团队以出土于甘肃、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为主题,创作了一款做着体操、“马超龙雀”造型的玩偶。这款玩偶因形象呆萌而“圈粉”无数。正当文创人员在喜悦中加班加点补货时,一些不法商家趁机在电商平台上售卖盗版产品,销售量达10万件以上。(半月谈8月16日)
文创不易,创造爆款更加不易。一件文创产品从获得授权到设计开发,再到打样上市,要经历很多环节。花费大量资金聘请创意团队打造IP,耗费数月不断打磨优化后,能够在市场上成为爆款的却并不太多。有时候,好不容易打造出一个爆款,电商平台上很快就会有盗版产品出售,直接窃取了原创者的创作成果。铜奔马玩偶遭盗版,正是这种社会乱象的一个缩影。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活动得以持续的命脉所系。假使人人都可以免费使用他人的创新成果,创作者的成本得不到补偿、价值得不到体现,创新活动只会越来越少,直至消逝。盗版猖獗且得不到遏制的结果,最终必然是无版可盗。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创领域屡禁不止的盗版侵权行为,不仅损害了原创人员的切身利益,更破坏了文物活化利用、良性循环发展的根基。
文创领域盗版侵权行为泛滥,根本原因在于违法成本低于违法获益,盗版者有利可图、无所畏惧。很多时候,权利人向电商平台申诉,最多也就是下架侵权产品而已,电商平台一般不会作出其他处理,对原创者也不会有任何赔偿。通过法律途径起诉,需要花费成本进行公证、固定证据,知识产权诉讼还得找专业律师,向法院提交材料后则是漫长的等待。最终,即便等来胜诉判决,因为在损失方面的举证难度非常大,所得赔偿扣除维权成本后也十分有限。
法律规定的周密与遗漏,司法保护的严格与松弛,在知识产权保护格局以及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上,肯定会投射出不同的现实图景。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进行了较大程度修改,保护范围扩大,惩罚力度加重,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假冒注册商标罪、侵犯著作权罪等罪名。未来,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除了民事诉讼外,对于情节严重的盗版者,还应依法追究刑责。
行政监管是打击盗版侵权的一剂猛药,应不断加大对文创领域盗版侵权者的监管执法力度和行政处罚力度。要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构建大保护格局,让智慧成果受到尊重。与此同时,也应进一步落实电商平台责任。当电商平台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涉嫌盗版侵权时,应采取必要措施而未及时采取的,要与侵权人一道承担相应责任。
构筑知识产权保护绿色屏障需要多管齐下,建立起包括权利人、网络平台、社会公众和相关执法部门、司法部门等在内,社会共治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凡是涉及文创产品盗版侵权问题,权利人一定会起诉,执法部门一定会查处,电商平台一定会处理,司法部门一定会严惩。当违法成本大于违法获益的预期得以在全社会普遍建立,文创保护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舒圣祥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