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大学生记者与世界冠军庞清(中)合影。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梅从政/摄
8月4日,大学生记者参观国家速滑馆。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梅从政/摄
(资料图片)
8月的北京骄阳似火,但在国家速度馆和首都体育馆内,依然保留着2022北京冬奥会标识的冰面散发着怡人的凉爽之气。在这个北京冬奥会结束后的第一个暑假,中国青年报社、中青校媒携手尚赫公益基金会发起“2022大学生体育素养提升计划·校媒体育记者训练营”,来自全国10余个省市的24名大学生记者齐聚北京,对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两座冬奥场馆进行深度探访。看着场馆内无处不在的北京冬奥会标识,大学生记者仿佛感受到了几个月前这里曾经激烈、火爆的冬奥气氛。随着探访的深入,大学生记者对北京冬奥会的价值、冬奥遗产的使用、奥运精神的传承等都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他们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校园,立志成为奥运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两座奥运场馆的精神传承
8月4日下午,在走进首都体育馆的那一刻,大学生记者胡月感慨,“这是我第一次参观首体,从看到首体的外观开始,厚重的历史感就萦绕心头。”
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首都体育馆,因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落址于此,可谓是中国冰雪运动,特别是冰上运动的大本营。走过54年风雨的首都体育馆,也见证了一次次重要历史事件。讲解员向大学生记者介绍,1971年“小球转动大球”的中美乒乓球友谊赛正是在首都体育馆举行;1981年中国男子冰球队在首都体育馆连续战胜强劲对手,顽强拼搏的精神第一次奏出时代强音;1990年,第11届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首都体育馆也是当时的比赛场馆之一。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都体育馆承接的是被国人寄托独特情感的中国女排的比赛。
再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从中国短道队在首都体育馆拿下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到花滑选手隋文静/韩聪在这里拿下中国代表团的第九金,为中国代表团的北京冬奥夺金之旅圆满收官,使首都体育馆成为网友口中“可能是响起国歌次数最多的冬奥会场馆”。
首都体育馆承载了太多的历史故事,见证了一代代中国运动员的奋斗与荣光。
让大学生记者感动的还有他们在这里采访了两位已退役的中国优秀冰雪运动员:中国第一位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奖牌得主李佳军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花滑双人滑银牌得主庞清。
“中国冰雪运动员早期的训练和生活条件还是非常艰苦的。我那个年代,无论是训练的器材、场地,还是训练的科学性,甚至是营养饮食等,比现在差了很多。”回忆自己最初训练的日子,如今已是国家冬运中心训练二部副部长的李佳军谈到,中国冰雪现在的成绩是几代人奋斗、努力的结晶,看着现在队伍的训练条件更加完善,队员们得到的保障更加全面,他是既欣慰又羡慕,同时也相信,中国冰雪的成绩还会不断提升。
从几代中国冰雪运动员为实现冬奥奖牌、金牌零的突破不懈努力,到本次北京冬奥会,中国冰雪夺取9金,跻身世界冰雪强国之列,中国冰雪的竞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的背后还有冰雪运动在大众普及、推广方面的发展。庞清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接触冰雪,尝试冰雪,并喜爱上冰雪,这对冰雪项目的人才培养、人才选拔都有积极作用。而且,这对于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发展来说,还只是开始,庞清借用北京冬奥会的口号说到,“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的话,我们就会更好地一起向未来。”
如果说首都体育馆的传承体现在跨越了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钩沉中,那么,作为北京冬奥会北京赛区唯一新建的冰上场馆——国家速滑馆,则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有一种呼应。
国家速滑馆的所在地也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射箭和曲棍球场地。当年,中国神箭手张娟娟在这里击败射箭传统强国韩国选手,拿下中国射箭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14年后,中国冰上“飞人”高亭宇又在这里完成了中国男子速滑59年的等待,兑现了自己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许下的誓言。两届奥运会,两枚具有历史意义的金牌在同一块土地上诞生,让大学生记者感叹,这不只是竞技成绩的突破,更代表着奥林匹克精神在中国的传承。
从“冠军的冰”到“大众的冰”
在国家速滑馆和首都体育馆,大学生记者不仅重温了赛场上的辉煌时刻,还了解到作为北京冬奥会的两大标志性场馆,其建造(改建)过程中体现的科技水平所代表的中国冰雪的创新追求。
国家速滑馆的外观设计以“冰”和“速度”为象征,3360块曲面和平板玻璃组成了透明立面,22根“丝带”飞扬空中,国家速滑馆又得名“冰丝带”,其壮丽的外形令人过目不忘。
“冰丝带”不但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索网体育馆屋面,而且作为全球首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速度滑冰场馆,同时能将制冷产生的余热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等方面,低碳创新使“冰丝带”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意义。二氧化碳制冷使冰面温差可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使冰面更平整、硬度更均匀,更加利于滑行。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里诞生了10项冬奥会纪录和1项世界纪录,“最快的冰”实至名归。
大学生记者禹成炎在参观“冰丝带”的过程中不停地惊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参观‘冰丝带’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震撼——震撼于其建设所运用的先进科技。‘冰丝带’是北京冬奥会和中国冰雪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也希望有更多人能来到这里,感受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魅力,可以对冰雪有新的认识和了解。”
在大学生记者参观国家速滑馆的同时,他们发现,同样在国家速滑馆内参观走访乃至上冰体验的民众络绎不绝。人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冬奥冰面,还可以站上领奖台,或与顶流“冰墩墩”合影留念。
国家速滑馆相关负责人向大学生记者介绍,国家速滑馆自7月9日开放以来,秉承着综合利用的宗旨,使得国家速滑馆的开放集合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完成了从“最快的冰”向“大众的冰”的蜕变。
冬奥场馆向社会开放、为大众所用,已成北京冬奥会的重要遗产。首都体育馆同样已经实施了场馆开放的计划。
北京冬奥会首都体育馆场馆群运行团队秘书长、北欧两项国家队领队黄丽霞介绍,首都体育馆的冰面已在周末接受大众预订和使用,并且整个场馆群正在升级改造成为首都体育馆体育公园。
中国冰雪的创新科技和使用令人瞩目,到了后冬奥时代,中国冰雪还要在人才培养上创新。
北京冬奥会已经把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点燃,也预示着整个冰雪行业的发展将迎来机遇。李佳军向大学生记者发出邀请,“未来的就业可以考虑冰雪行业,这里大有可为,以滑雪项目专业打蜡师的稀缺为例,可以看出中国的冰雪行业仍有很多职位极度缺乏人才。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的支撑。”
李佳军表示,北京冬奥会将全国人民的目光聚焦到了中国冰雪事业,确实带动了很大一部分人直接地参与冰雪运动,但冰雪行业的继续发展还面临着人才匮乏的问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冰雪产业蕴含的商业价值和它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冰雪运动推广后带来的全新的就业前景值得广大青年去思考、去选择。
大学生记者孙凌宇对此有感而发:“‘上冰雪’并非仅仅意味着上场参与冰雪运动,冰雪产业前景广阔,幕后专业技术人员在冰雪运动的发展中也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青年人,我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走向冰雪行业的各个岗位发光发热,以各种形式参与冰雪事业。”
庞清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冰雪运动的追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冰雪运动,他们不仅是参与者,也是传播者,更是创造者。他们能够给冰雪项目,尤其是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想象空间。”
体育精神的内涵正在扩大
8月4日下午,大学生记者在首都体育馆的冰场上体验滑冰,作为指导老师的庞清即兴起舞。那一刻,大学生记者仿佛来到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的比赛现场,“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庞清用每一次滑行、跳跃向青年学生展示着花样滑冰的美与张力。
庞清的这段表演为大学生记者当天的滑冰体验做了一个完美结尾。活动结束后,大学生记者陈哲依然意犹未尽,“作为一个看不到雪、更接触不到滑冰的南方人,我在第一次穿冰鞋时就遇到了麻烦,好在上冰之后就慢慢适应了,也感受到滑冰的乐趣。作为观众,近距离感受承载着中国体育健儿创造历史的奥运赛场,给了我非常大的精神鼓舞。”。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体现,更赋予了中国冰雪运动以新的生机。庞清回忆,自己刚接触滑冰的时候,各方面条件还是比较艰苦的,这也影响到了冰雪运动的推广。中国冰雪运动从那个艰苦的年代一路走到今天,也是中国整个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庞清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人以及之前几代冰雪人的努力,能够把我们单一的冰雪运动竞技体系发展成为大众、竞技、职业三个体系并行。
在国家速滑馆,大学生记者看到,承包冬奥会速滑比赛冰面的已不再是为国参赛的运动健儿,而是庞大的滑冰爱好者群体。“一开始只是觉得新鲜来体验一下,后来就觉得这项运动很有趣,所以经常带着孩子一起来玩,国家速滑馆是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一位市民向大学生记者这样分享自己的感受。庞清认为,“现在,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广泛参与冰雪运动,是推动中国冰雪运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力量。”
奥运场馆的开放,让更多人走进冬奥场地,冬奥精神也在不断感染着青年人。冬奥会已告一段落,但有关冰雪的故事仍在继续。谷爱凌、徐梦桃等冬奥冠军受到广大青年观众的喜爱,她们也已经迅速出圈。大学生记者粟思捷直言在谷爱凌身上看到了00后小将的朝气与活力,“之前认为体育精神就是不断拼搏,争金夺银。但在这次冬奥会上,我看到了更丰富的体育精神内涵。”粟思捷说,“徐梦桃夺冠,她的对手送上拥抱,也让人同样感动;冰壶运动员能够战胜强队,花滑运动员敢于挑战高难度,这就是不负热爱,突破自我;谷爱凌、苏翊鸣在赛场上的自信与坦然,让全世界看到了00后运动员的力量。”这些竞技成绩之外的元素,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
“热血”和“青春无悔”是冬奥运动员给大学生记者靳雨莹留下的最深印象。“体育比赛在决赛瞬间传递出的真情实感特别打动我,那是热血的瞬间,也是让我们备感鼓舞的瞬间。”靳雨莹认为,通过北京冬奥会,冰雪运动被更多国人知晓;通过北京冬奥遗产的利用,又让更多年轻人亲自体验冰雪运动,增强认同感与自豪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冬奥会终将尘封于记忆中,但就像参加此次活动的大学生记者感悟的那样,北京冬奥会对这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将不会只与赛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