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逐年跳涨的学费,另一边却是不断下滑的QS排名(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 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英国留学在这个暑期出现了“性价比不高、热度不减”的趋势。7月11日,据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目的地的多所院校学费都迎来一波“涨价潮”,其中以英国高校的学费上涨态势最明显。部分热门院校专业的学费三年间涨了近60%,学费突破3万英镑/年。留学成本随之上涨,在英国读一年制的硕士总留学成本高达人民币70万元,与之相对应的,是最新发布的2024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英国院校的整体排名稳中有降。

飞涨的学费

看着飞涨的学费,李心依再次陷入了是否要赴英读书的纠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全都涨价了,学费、住宿、生活物价。”李心依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自己相熟的朋友刚从伦敦留学回来,一年就花掉了人民币70万元,这个数字超出了李心依的预算。

“我为留学准备的预算是人民币40万元,中介也告诉我,40万可以在非伦敦地区读一年硕士,但我总怕资金不够。”李心依说道,“现在留学太贵了,但中介说如果今年不走,明年还会涨。”

已步入工作岗位的杨蕙2020年曾在伦敦大学学院教育学专业读研。用她的话来说,目前母校的身价已经涨到“高攀不起”的程度:学费三年涨价近12000镑,涨幅近60%……这是杨蕙学弟学妹们面临的处境。“我当时读书的学费是20110镑。今年有学弟学妹来问学校情况,我才发现学费已经涨到了32100镑。”

准留学生刘旭同样面临着学费上涨的现实。按照既定安排,刘旭将在今年秋天入学圣安德鲁斯大学。“我的专业学费是27200镑,22级的学费是26500镑,学费涨得不算多。”而学费上涨也并不是最让刘旭忧心的事,“英国物价和租房最近涨得都比较多,整体的留学成本都提高了。”为了赴英留学,刘旭准备了人民币50万元左右的资金。“我的学校不在伦敦地区,生活成本相对低,如果是在伦敦地区的话,可能要再加人民币10万元左右。”

北京商报记者以申请者身份咨询了多家留学中介,多位中介咨询顾问也证实,目前想去英国留学读研的话,人民币40万元/年是最低准备标准。“如果读一些比较贵的专业,学费和住宿费加起来都不止40万元。”

来自Britannia StudyLink统计数据显示,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在2022年位列英国最贵大学排行榜三甲。其中,剑桥大学部分专业的最高学费已超过6万英镑,按照当下汇率计算,学费开支最高已超过55万元人民币。

下滑的排名

学费、生活费跳涨的同时,在最新发布的2024QS世界大学排名榜单中,英国院校的整体排名稳中有降。

虽然英国高校依旧有17所入围前100名。但从具体排名情况来看,不少院校出现掉队情况。如爱丁堡大学从15名降至22名;曼彻斯特大学从28名降至32名;谢菲尔德大学更是从从96名降至104名,跌出前100榜单。

院校排名的下降也让部分留学生重新考虑起赴英留学的性价比问题。

“虽然院校的学费涨价了,但对比来看,英国的留学性价比仍然是最高的。”托福机构创始人吴晓亮表示,英国的短学制特点降低了留学生的时间和金钱成本,这形成了目前即使英国院校学费涨价,但留学生仍旧追捧的局面。

“如果从QS排名的角度来评估留学的性价比,榜单更多是一种结果的体现。进入QS排名前200的高校与QS排400名之后的高校相比,学生在求职时面临的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吴晓亮说道。而据英国高校在榜单中的情况显示,尽管排名略有下降,但在QS前100的院校数量未有下滑。

那么从招聘角度来看,QS榜单院校排名下滑的英国毕业生的竞争力究竟几何?在外企从事猎头工作的董小雅看来,QS榜单是她在招聘过程中的参考依据之一,但不是绝对的决定因素。“我自己也是留学回来,对各个国家及学校的情况相对较为了解。部分海外高校并非综合性大学,QS排名或许一般,但它们的专业度同样很高,这部分高校的学生我们也会重点考虑。”

董小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她的招聘经验来看,专业和经历相符要比高校排名更具吸引力。“最近几年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也比较多,专业和专业之间的就业情况存在比较大差距。部分英硕的专业竞争力不高,但也有英硕回来发展非常好的同学。”

挡不住的申请热情

“海外高校学费涨价是大趋势,但从不同国家高校来看,涨价这么普遍的只有英国高校。”吴晓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据了解,国际留学生的学费是目前英国高校营收的重要一环。公开信息显示,2023/24学年、2024/25学年的英国本土生学费为9250英镑。对比之下,国际生学费最高可达到本土生学费的6倍左右。

尽管需要比本土学生支付更高的学费,但英国对国际学生的吸引力近几年不断提升。英国大学联盟(UUK)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19学年至2021/22学年期间,英国高校国际学生为英国带来的经济效益已从313亿英镑增加到419亿英镑。报告指出,从2018/2019学年以来,在英国就读、来自非欧盟国家的国际学生人数增加了68%,目前为350145人。

而从中国学生赴英留学的情况来看,“英国热”近年来持续升温。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数据则显示,2021/22学年,中国内地赴英就读人数为151690人,同比增长5.47%,在国际学生中占比22.3%,排名第一。

在留学中介工作多年的庄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他此前接的留学咨询涵盖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多个英语国家。但从去年开始,他基本只做英国的留学咨询了。“最近几年去英国的学生太多了。对比十年前的留学生来看,赴英的学生人数已经翻了两倍到三倍不止。”

而在吴晓亮看来,高性价比将是未来选择留学的家庭需要重点考虑的环节。“海外留学的发展前景还有待观察。经济因素对于家庭留学计划的影响较大,所以留学成本上涨的情况是否具有持续性,还需要多维度评估。”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