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一

一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一个人独自在欧洲各地旅游,她有主见而不盲干,胆大心细,会待人接物,还懂得自我保护。她就是一个德国小姑娘——乌塔。

这是我们的第七课的课文,它向我们讲叙了一个勇敢的德国小姑娘在暑假独自旅游欧洲的`经过。读完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资料图片)

乌塔只有十四岁,父母就放手让他独自游欧洲,这不仅是因为乌塔有着良好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更重要的是国外与国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外国家长给予孩子的是信任、关怀、鼓励,因为他们相信孩子是会靠自己的力量成功的。他们信任孩子,但不过分宠爱孩子,所以孩子们更不会辜负他们。有时,孩子遇到了困难,父母不会伸手帮他们一下,为的就是锻炼他们独立自主的心,让他们懂得依靠自己,相信自己。

而中国的家长给予孩子的,是过多的疼爱,甚至溺爱,把孩子呵护得像小皇帝似的,使孩子们像温室里的花朵,其结果是让孩子时时事事都依赖父母。父母们整天把孩子埋葬在书山题海之中,一心希望他们学业有成。孩子们只是认识到了书本那小小的天空,如果不让他们出去闯闯,是无法认识到大千世界的奇妙的,无法领悟人生的真正含义。父母不可能照顾孩子一生一世,如果某一天父母不在的话,那他们该怎样养活自己呢?有些大学生上大学时,生活竟不能自理,还需要父母跟去照顾饮食起居。那么培养这种无法自理、自主、自强的大学生有什么用呢。

未来是我们的,父母们,请放开对我们的束缚,让我们经受风雨的磨练,在这大千世界中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吧。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二

乌塔的教学案例反思

乌塔,一个多么有趣的名词啊!《乌塔》这篇课文,我一读题名,就觉得很新鲜。“乌塔是不是一座很黑的塔?乌塔是不是一座停着很多乌鸦呢……”各种奇思妙想涌入我的脑中。一读课文,我才恍然大悟,乌塔原来是一个小女孩的.名字,这个小女孩14岁就独自一人游历了欧洲,这是多么了不起啊!不管来到哪一个国家,都不忘自己的爸爸妈妈,买礼物送给他们,这又是多么孝顺啊!而去欧洲时,有一半是自己挣的,这又是一个多么独立的女孩啊!

想想自己,和她相比之下,我不禁觉得自惭形秽。在这个年龄,我们没有这种勇气,也没有这种胆量。当我一个人独处时,我的内心会感到很孤独,很无助,感到茫然无措,就会觉得自己像流浪儿一样,孤立无援。因为这种莫名的恐惧,使我们把自己闷在家里,虽然有图书、有电视,但是,这毕竟不能满足我们的愿望。“使之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是呀,在我看来,我们的家就像一个大鸟笼,而我们就像是蜷缩在笼中的一只小鸟,没有自由,不能感受生活,也不能去体会人生的哲理。

爸爸妈妈,

鸟儿,

能展开双翅,

在天空中翱翔

能拥抱蓝天。

鱼儿,

能攒动鱼尾,

在水中嬉戏,

感知生活。

而我们,

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却是井底之蛙,

对世事一窍不通,

试问,

我们又何曾心甘呢?

书中的知识是有限的,

而世界的真、善、美却是无限的,

那么,

就请你们,

敞开自己的胸怀,

让我们扑进地球妈妈的怀抱,

阅读蕴藏在世界中的大书,

感知生活,

感受未来。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让我们在实践中学习,

在学习中快乐!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三

这节课中,我很注意“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学生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中我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学完《乌塔》这篇课文后,我组织了一场辩论会。

论题:正方——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对!

反方——乌塔说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错!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双方轮流发言,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好不精彩。结果让我吃惊不小,学生辩得有模有样,确实不错。我觉得以后这样的活动可以多点,既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应变能力。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四

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这对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想意义方面都让我班学生感到新奇、兴奋。故对这篇课文的读书积极性相当高,可以说是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自然收获也相当多。无论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还是审美的乐趣。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真正做了一回主人。

学完课文后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辩论会。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正反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之战”:

正方认为只要作好充沛的准备,可以一人外出旅游,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乌塔真勇敢,让人好佩服;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乌塔是那么自由,离开爸爸妈妈的管束,像小鸟那样飞出去了。哪像他们除了学校就是家,活动的空间那么小,简直是井底蛙,笼中鸟;什么时候他们也像乌塔那样出去走走,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人外出旅游,这样太惊险;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担心呀!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虽说乌塔有自己赚点钱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

好一场唇枪舌剑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词语。今日,我重温此语,倍感亲切。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五

《乌塔》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了一位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这对从没出过远门的中国小朋友来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因此这篇课文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思想意义方面都让我班学生感到新奇、兴奋。故对这篇课文的读书积极性相当高,可以说是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自然收获也相当多。无论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还是审美的乐趣。总之,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真正做了一回主人。教学时,一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跑出去旅游,那样很危险,万一出了事怎么办?我们一定要注意安全。”而且有的学生还举了小孩被拐被骗的具体例子加以说明。是啊!安全重于一切,做没有安全保证的事情是没有意义的。这的确难住了我。作为学生的合作伙伴,我该怎么办?

我没要求学生围绕“能不能象乌塔那样一个人出去旅游”的问题展开讨论,而是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反问:“是啊,不管做什么事情安全都是很重要的,可乌塔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呢?还有,课文围绕十四岁的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个问题都讲了哪些事?你对这些事又有什么看法呢?”接着,我组织小组继续自学讨论。学生像是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帆船,眼前忽然开朗,思路一下子开阔。结果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谈了许多见解,真正形成了人与教材的对话。如:乌塔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是如何做准备工作的?整整花了三年的时间,读了大量的书籍以了解欧洲各国基本情况,在家设计好了旅游路线,做好了周密的考虑,还利用每个周末的时间去挣钱准备旅费等。她这种持之以恒的顽强自立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她即节约又大方,即对自己负责又关心他人。她对自己的路费精打细算,可给亲人买礼物却很大方;为了安全起见,每到一个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电话,以备求助。为了不让家里人担心,定时给家里人打电话,寄明信片。她这种考虑周到、有备无患,心里有着他人的品质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最后我给学生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面对乌塔,面对一个我们的同龄人,你们想说些什么呢?”虽然下课铃声响了,但我知道,这节课留给学生的不是困惑,而是心灵的震撼,是无限的思考。

这样,我对教材的灵活处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学生不仅有话可说,对教材有较好的理解,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而且能凭借教材多角度思考,不断延

伸,进行深层次地思考,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用好教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研究的问题,并将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还影响到语文对学生的感染力。因此,我们(来应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用好教材,灵活疏导,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学完课文后,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14岁的小姑娘独自漫游欧州,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辩论会。这是我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学习形式。正反双方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之战”:

正方认为只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以一人外出旅游,这对乌塔今后的成长有好处;乌塔真勇敢,让人好佩服;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乌塔是那么自由,离开爸爸妈妈的管束,像小鸟那样飞出去了。哪像他们除了学校就是家,活动的空间那么小,简直是井底蛙,笼中鸟;什么时候他们也像乌塔那样出去走走,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反方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一个小女孩独自外出,家长一定非常非常担心呀!俗话说得好,儿行千里母担忧呀!一个小孩子独自到异国他乡,她能安排好个人的出行和生活起居吗?没有大人的指导,她能增长多少见识呀!漫游世界可是很花钱的哟!虽说乌塔有自己赚点钱,可也要花掉父母辛辛苦苦挣的很多钱……

好一场唇枪舌剑,真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赞可夫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词语。今日,我重温此语,倍感亲切。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六

《乌塔》是篇写人记事的文章,讲述了德国一个14岁的小朋友乌塔独自游历欧洲的事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观课后的思考:

一、以读促思,层层深入

佘老师大致安排了三次集中读书的时间,一次在轻松愉快地谈话导入课文,引导学生看世界地图和欧洲地图后,出示了学习要求,安排了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画出不理解的地方。老师给了孩子们足够的时间读书,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和文本接触,与人物对话后才能为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有的老师上课这点做的不到位,学生对课文不熟悉就提一些问题,学生只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后,进行集中认读生字词,因为字词教学不在是中年级教学重点,和教学时间原因,佘老师基本是“一笔带过”。接着以填空方式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法很好的,至少学生知道该从哪些方面去说,随着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到高年级后可以不再用这样的方法。二次紧扣《乌塔》导读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历欧洲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学生再次自由放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找相关语句,我想这里如何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个问题是否要好一些,因为随着学习深入,有声读书不太适合理解课文。随后师生对话,师:一个人外出游玩,好还是不好?生:不好,危险。生:好,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生??。三次引导学生读书要求更高,层次更深,教师提出一个中心问题:乌塔是怎样的孩子?要求快速去读,可以圈圈画画写写。我想这种有针对性有选择性地读书,读书目标清楚,学

生自然会投入进来。只是佘老师要求用2分钟时间让学生写写对乌塔的评价,虽然落实了“写”的训练,但时间到底有些仓促,学生恐怕也写不好。这次读书是理解全文、体会文章思想重要环节,如果适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相机概括出乌塔做事有条理、有独立意识、责任感,为人热情礼貌等品质特点效果会更好。

二、面向全体,以生为本

佘老师的课堂是很民主的,归功于老师引导的好,老师总能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读、去思、去说、去写,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教学根本。比如在引导学生读书的时候,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等全体学生读完,然后不急不缓地提一个问题推动教学往下一个环节发展。学生说不全面,甚至说错了,老师总能耐心地引导出大家比较满意的答案,我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应该是轻松愉快的,是有效果的。

三、教学基本功扎实

佘老师的教学语言规范,普通话很好,声调抑扬顿挫,表达准确连贯;板书清楚,画龙点睛,书写认真,字体优美;操作课件熟练,能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建议不用鼠标,直接用白板笔或手指操作大屏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希望《乌塔》有第二课时教学,这篇课文除了理解课文,体会感情,评价人物外,应该还有其他语文方面需要教学的东西,比如,本课词语还是很丰富的,筋疲力尽、惬意、游历、一时语塞、反驳、逻辑等词语是什么意思?要不要培养理解词语能力?特别是乌塔的个性特征是如何表现的?抓住人物语言、神态、细节等描写,通过与作者和中国小朋友对比等方法来表现乌塔有独特见解、自立意识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及乌塔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热爱。还希望学生能把课文读得更熟练,读出理解读出感情来。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七

《乌塔》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十四岁的德国小姑娘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反应了国外少年儿童独立生活的能力和自立意识,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初逢乌塔,在罗马的旅馆里,主要写她睡得正香和起身后利利索索地收拾好行装,准备按计划继续游览;接着写晚上回到旅馆后,我和乌塔的谈话,只要写了乌塔这次旅游的行程之长,安排之周,准备之久,以及独立生活的意识;最后写乌塔和我道别,继续她未完的旅程。

本课教学是我对略读课文如何教学的一种尝试,按原定计划,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课后自己反复斟酌,此课成功之处有:

一、教学设计思路清晰:

1、谈话导入后引出课题,再从课题入手,引出写人文章抓住什么特点读才能读懂,为读文后的写作铺垫。

2、检查预习,认读生字词并选择词语练习说话。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读熟、读通句子。

4、合作探究,抓住重点词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概括乌塔的特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写自己的感受。

二、抓住重点句子,联系生活实际概括人物特点。

通过学生自学后,教师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示描写乌塔特点的句子,让绳选择恰当的词,非常简单地理解了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

三、渗透读写结合点:

写人的文章,抓住人物特点读才能读懂,本文主要是写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比如人物的对话,通过人物间的对话和引述的写法,突出了乌塔的性格特点。学习这一写作方法,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 认真反思,我也发现本课在教学时也存在许多不足:

1、理解课文时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的程度不够,牵引的痕迹过重,以至于用过长的时间来理解课文内容,影响了后面的练笔。

2、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答案,等于变相给出答案,没有让学生的自主性和异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

3、学生在表达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后,教师的评价及引导不到位。

4、练笔与文本脱节,导致部分学生无从下手。

总之,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是我一直在尝试的,我会一直尝试,认真反思,努力使自己的课堂变得轻松、变得简单。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八

这节课中,我很注意“德育”渗透点,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我采用的教法是: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使其自身的语文自学能力在研究、发现、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得到提高发展,体会到学习进步的快乐。培养他们自主、自信的优良品质。

学生学法:采用自读自悟、小组研讨、全班汇报交流。

教学中我激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在讨论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能认读本课生字词,理解不懂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乌塔是如何独自一人游欧洲的。

〖能力训练点〗乌塔说课稿_乌塔教学设计教案

1、训练学生在阅读课文时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见解。

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从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这件事中受到启示:我们中国孩子也应该学会自立。

【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教学本课时应引导学生着重探讨:年仅14岁的乌塔为什么能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此事有何看法和见解?

〖疑点〗

1、14岁的乌塔为什么要独自一人游欧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险吗?遇到困难时,她会怎样解决?

2、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她的爸爸妈妈会不会担心她?她的父母对此事会怎样想?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也许到过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谁到过什么地方?

生:我去过广州,我爸爸在广州打工。

生:我和爸爸去过远安公园。

师: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位德国小姑娘──(板书:乌塔),看看她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幻灯片:

⑴ 可以先读一读阅读提示,根据提示去自学。

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在感触深的句子、段落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疑难之处:

师:同学们读得可真认真!看样子乌塔的事对同学们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课文讲了是什么事呢?

生:课文讲了“我”在罗马下了车,遇到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她告诉“我”她一个人趁暑假游历了欧洲法国、瑞士、奥地利,意大利、希腊,她还告诉“我”她在家里就设计好了……(略)

(师:如果能抓住要点,简单点说就好了。)

生:课文讲了一个叫乌塔的小朋友一个人在外面旅游。

(师:很精炼。)

生:课文讲了“我”在外国旅游的时候,看到一个小朋友才14岁,就一个人到外国去旅游去了。

(师:很完整。)

师: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些什么感受?

生:乌塔这么小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太了不起了。

生:好能干啊!

师:是啊,乌塔才14岁,就能一个人出国旅游,可真不简单。可是她不是随便就出国了,她还做了不少的准备呢!同学们在读书过程中还遇到什么问题吗?

生:乌塔一个人出国旅行,她就不怕吗?遇到坏人怎么办?

生:乌塔出国旅游要多少钱?钱从哪儿来的?

生:她的大人难道放心她到外面去吗?

师:是啊,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你对她的做法怎么看?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来读课文,大胆的说说你的看法。乌塔说课稿_乌塔教学设计教案

三、再读感悟,研讨释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⑴ 教师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何看法和见解”?

师:乌塔独自一人旅游欧洲,你怎么看?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乌塔这样做很了不起。(为什么呢?)她才14岁,敢一个人出国旅游。确实了不起。

师:有不同的看法吗?(生沉默)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

生:我不会这样做。如果我一个人跑到外面去玩,爸爸会打死我的。

(笑。)

师:乌塔为什么能一个人跑到欧洲去旅游呢?

生:她爸爸妈妈知道,让她去的。

(为什么她爸爸妈妈那么支持她?)

生:因为她做了充分的准备。

师:乌塔为了这次旅行做了哪些准备?

生:乌塔在家里就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

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以便遇到危险和困难时请求帮助,再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

她还用了三年的时间准备这次旅行,阅读了很多与这些国家有关的书籍;

她还自己挣旅费,每个周末去帮餐馆或超级市场分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

师:乌塔花了三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才能到欧洲旅游。她可不是打的无准备之仗哦。

⑵ 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

师:乌塔为什么要一个人游欧洲呢?

生:乌塔说: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我从电视上经常看见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师:为什么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生:电视上的都是假的。(笑)

生:电视上的和真正的世界不一样。我上次到广州去了,看到了轮船,和电视上的就是不一样,比电视上的要大得多。还看到了大海,虽然在电视上也看到过海,但是和真正的大海比,真正的大海的浪好大,在电视上是看不到的。

师:说得真好。有些事物要自己亲自去感知的。

⑶ 你认为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趣吗?

师:乌塔说:中国孩子缺少很多乐趣,你认为呢?

生:我认为她说得对,中国的孩子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了。要是我们也能像乌塔一样到全国各地去旅游就好了。

生:我觉得我们农村的最可怜。海也看不到,整天只看得到山。

……

四、指导学生讨论交流,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见解

1、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

(出示幻灯片2。)

⑴ 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

⑵ 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

⑶ 从乌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受到了什么启示?

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教师提出自己的建议:

⑴ 我们应该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一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

⑵ 一人外出,要有家长同意和充分准备。

五、布置实践作业

(幻灯片3。)

1、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

2、写一篇读后感《由乌塔所想到的》。

【板书设计】

设计好旅行路线、日程

查警察局电话号码 独自一人游欧洲

给家里打电话(寄明信片)

为旅行准备三年

教学反思案例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篇九

《乌塔》是一篇第十册的略读课文,写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的事。

本节课虽过去一月有余,可同学们学习场景历历在目。

镜头一,72双眼睛入神的阅读,不时地从不同方位传来朗读声。

镜头二,大家在自然段旁写看法与见解。

镜头三,渴望的眼神一齐望着大背投找乌塔旅游路线。

镜头四,朗读擂台赛热烈。

镜头五,四人一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镜头六,小组选派代表班上发言,谈理解和感受,有的同学认为乌塔还小,不应该一个人外出旅游,这样太危险;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做好充分准备,乌塔可以一个人外出旅游;有的结合了本地本人情况与乌塔对比谈看法,认为自己从家里到外婆家都不敢独自乘车,怕坏人……等,老师问:“湖南省会在哪里?浏阳有哪些出名的地方?出名人物?文家市最出名的是什么?”学生们面面相觑。

反思:学生的语文实践太少了,往往只从有限的课本中猎取,忽视自主学习,忽视与他人沟涌,老师也只围绕课本布置作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应在自主学习和反复实践中,在语言的感悟、积累运用中,逐渐形成适合自己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现在的学生活动范围狭窄,缺乏人际交流,不能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往往只注重书面作业,轻视实践活动,所以任课老师要有意识组织或安排课外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学生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胆小怕事,这与家长溺爱,社会风气有关,老师在进行语文知识传授时,也不能忘记德育教育,与人要坦城相待。虽然经常能从电视上、周边事例中听到骇人听闻的抢劫、绑架等,伤害着幼小的心灵,但教育学生勇敢、机智还是必要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