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与蚂蚁集团启动战略合作:由蚂蚁集团在三年内再捐资1亿元,通过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支持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这1亿元将用于当地林草生态的修复保护、沙化土地的治理,为助力科技兴林、林草产业发展和促进农牧民增收注入更多活力。
当天上午,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举行的“蚂蚁森林春种活动”中,蚂蚁集团捐资支持的首批4万多棵沙地云杉,由全国关心支持“蚂蚁森林”的百余名各方代表亲手启动种植。据了解,这批沙地云杉是由全国3400多万名网友在今年植树节期间,用日常低碳生活积累的“绿色能量”,通过超1亿人次的线上“浇水”申请种下。这片“绿色北疆共建林”在“世界地球日”当天,正式成为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的一部分。
“绿色北疆共建林”揭牌
【资料图】
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是我国自2018年起新建的3个规模化林场试点之一,持续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下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控制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物多样性。
据内蒙古林草局统计,2016年以来蚂蚁集团通过“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已为内蒙古各地的生态治理累计捐资超过10亿元,在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赤峰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9个盟市的35个旗县区,已种下梭梭、沙柳、花棒、沙棘、红柳、杨柴、柠条、榆树、樟子松、云杉、胡杨等树种超过2亿株,总面积超过200万亩。
图注:2016年种下的“蚂蚁森林1号林”位于内蒙古阿拉善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马强表示,“蚂蚁森林”公益造林在内蒙古实施七年来,有力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内蒙古大地增绿,为当地农牧民增收,充分体现了蚂蚁集团的公益责任担当。“公众广泛参与、企业公益捐赠以及公益组织落实执行”模式下的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内蒙古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京津冀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一系列重点生态工程的统一规划下,年均完成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200万亩,占全国同期治理任务的40%以上,年均造林1000多万亩、种草3000多万亩,均居全国之首。内蒙古的全民义务植树总量超过20亿株,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15年保持"双减少",国土绿化实现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取得"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巨变。
2023蚂蚁森林春种现场
“与国家数十年如一日的投入和生态建设一线几代人的努力相比,蚂蚁森林‘林如其名’,所做的微不足道,但我们相信‘此身虽微小,可挡一粒沙’,能在全国生态保护修复的统一规划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蚂蚁最大的荣幸”,蚂蚁集团可持续绿色公益部总经理蒋琤表示,2016年至今,蚂蚁森林已在全国种树4亿多棵,约一半种在了内蒙古,从第一棵到2亿多棵,内蒙古是蚂蚁森林的“第二故乡”。
“蚂蚁森林捐出的每一棵树,都属于国家、属于社会。从七年前种下的第一棵树出发,蚂蚁森林一直在自我进化,积极融入更广阔的社会全局”,据蒋琤介绍,“蚂蚁森林生态绿色发展基金会”已于日前通过了民政部门的登记注册。在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该基金会引入蚂蚁集团之外的理事机制进行管理,将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公益组织开展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科普、环境研究等更多样的合作。从“公益项目”到“公益基金会”的升级,这意味着蚂蚁森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2023蚂蚁森林春种现场
在“蚂蚁森林春种活动”现场,内蒙古林草局将写有“人人贡献一点能量,棵棵守候一方绿色”的锦旗,正式授予支持参与“蚂蚁森林”的社会各界代表。这些“蚂蚁森林的朋友们”,包括多年低碳生活“攒能量”申请种下2000多棵树的“低碳达人”,也有坚守荒漠为全国网友实现绿色心愿的“一线种树人”,既有常年奔波在全国各地“现场数树”的林业部门验收员,也有通过卫星遥感在太空为蚂蚁森林“检查作业”的科学家,还有采访调研社会绿色发展进程的“记录者”。
“蚂蚁森林是绿色发展的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的善举,更应该看到社会各方都在积极推动着绿色环保,用实际行动贡献着自己哪怕微弱的力量”,以蚂蚁森林为采访调研案例的纪录片《碳路森林》即将公映,导演周轶君谈到,历时两年拍摄采访的过程,就是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一次“全新旅程”,希望大家看了影片后也会有所触动,并对绿色低碳有新的认知。她希望让更多人看到,还有很多人正在为保护地球而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