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电商的第二个春天,已经不远了!
一、从规模到质量,新的比拼开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电商巨头们的一举一动总是具有风向标一样的意义,更何况最近他们释放出的信号如此之密集!
信号一: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2财年年报,集团总收入为853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净利润则从上一个财年的1432.8亿回落到470.8亿。
此前,京东公布的今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8%,净利润则为负,且亏损达到了30亿。
这说明了什么?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营收增长放慢,利润持续走低,或将成为电商的新常态。出现这种新常态有着深层原因:经过长达20年的高速发展,电商行业整体上已步入存量发展时代,这时候平台要考虑的是怎么样最大化存量资源,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获得更多的用户留存。
从这个角度而言,表面上,各大平台之间好像已止战了。但是实际上,新的竞争却已经开始了,只不过之前大家比拼的是GMV和规模,这次比的却是质量和服务。
信号二:阿里集团最近发布公告,董事会已授权集团管理层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提交申请,将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这对于港股来说,这无异于打了一剂强心针!受此消息影响,阿里巴巴港股股价应声大涨,盘中一度涨超6%。市场也预期,实行双重主要上市之后,一方面,国际投资将更多配置阿里港股,港股流动性将大大增强;另一方面,阿里港股纳入港股通后,内地投资者也可以享受更多的红利。
当然,这件事更值得观察的地方还在于:阿里之后,岂无人乎?比如说,京东。
此前,京东就和阿里一样,同样分别在美国和香港完成了IPO。那么就存在着一种可能:如果阿里两地主要上市的路走通了,不排除京东也会如法炮制,同样实行两地主要上市。
总的来说,面对新的形势,电商巨头们并没有消极应战,而是在战略方面上积极进行了调整和升级。
用张勇在新一年财报发布后致股东的信中所说的话: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做好自己!
怎么做好自己?“我们必须比这个时代变化得更快,在不确定性陡增的时代,积极寻求真正有价值的变化。”
二、猛回头,推动实体成大趋势!
几天前,权威大报罕见发声:要让实体店旺起来!这是又一个重要的信号!
我们看到,在这个信号发出之前,电商巨头们已经提前开始行动了。
比如说,京东。这些年京东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已经不再强调和同行的竞争了,而是埋头发展新型实体产业。
一方面,一向执着于以重资产开道的京东物流还在不知疲倦地开仓建仓。如今,在全国稍大一点的小区,都有京东的配置仓,你在京东商城下单后,物品可以从就近的仓库火速运送到离你最近的配置仓,专区专人送上门来,这也是京东的配送速度为什么快得这么不可思议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就在线上流量逼近顶峰,电商增长变得越来越奢侈时,京东却一言不合地启动了新百货战略。
怎么看这个新百货战略?按官方的解释,就是对服饰、居家、美妆、运动、奢品钟表等业务的商品与服务能力深度整合。说得更通俗一点,就是京东开始推动线上线下融合,特别是加速推进实体的发展。
而京东之所以敢于在这个时候发动新百货战略,和这些年京东在线下的超前布局分不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仅仅几年前,你还没有意识到京东线下实体店的实力。几年后再看,京东已经在全国各地建立了数以万计的京东MALL、京东电器超级体验店、京东家电专卖店、京东电脑数码专卖店、京东之家、京东大药房、七鲜超市、京东便利店、京东京车会……这是京东新百货战略的超级资本。
相对京东,阿里巴巴在发展实体上的力度并不逊色于京东。
早在2017年,阿里巴巴就花了224亿港元取得高鑫零售36.16%的股权,当时高鑫在中国内地开设有 446 家实体门店,其中最知名的是大润发。
在此之前,阿里先期已入股苏宁、收购银泰,其中收购银泰花了53.7 亿港元,投资苏宁花了283 亿元。
加上对盒马、易果生鲜、三江购物、联华超市等的投入。也就是说,早在2017年之前,阿里巴巴庞大的实体布局就基本已经成形。
所以这些都说明,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电商大佬,京东、阿里们早就预判到了电商发展的方向。猛回头,推动实体发展,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电商发展的大趋势!
三、电商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面对即将到来的电商大变局,国内电商这艘航母将怎么调整航向?
总的来看,万变不离其踪,电商未来发展的路径,必须和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高度契合。
那么,中国未来将向着什么方向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只有从这几个方面深层布局,才有可能迎来电商战略反攻、实现二次增长的机会!
我们看到,早在2022年初,阿里巴巴就明确了未来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京东方面,这些年也明显加快了输出全球化供应链解决方案的速度。
2022年,注定将成为电商历史上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一年。
日后在回忆2022年时,人们可能会发现,表面看上去,这一年的电商层面上似乎有些沉寂,但是实际上,各大平台都在暗暗积蓄着力量,用心地为未来谋局。而更多的人,则在于无声处听惊雷!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互联网企业不再追求规模和速度,而是把科技、实体、责任扛在肩头时,不用怀疑了:属于电商的第二个春天,已经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