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河北省大名县亿帆家庭农场主张宁难得的清闲时间。在他位于大名县张铁集乡前劝善村的农业大棚里,圣女果(又称小西红柿、樱桃番茄等——记者注)的秧苗已蹿至约1米高,一串串果子开始变红。春节一过,农场就要开始修理秧苗、授粉,紧接着便是更为忙碌的采摘和销售。


(资料图)

“这个棚里最多时有三四十人在忙。”正月初四上午,张宁带着记者来到大棚。此时室外温度约零下4摄氏度,冷风逼人,但掀开帘子走进大棚,像一脚踏进了“春天”。棚内约1000平方米,温度约15摄氏度,一列列圣女果秧苗正沿着笔直的尼龙细绳努力向上攀爬,一片绿意盎然。

类似这样的大棚,张宁还有18座,占地共100多亩,用来种植蔬菜、瓜果。眼下,这些棚里主要种植圣女果,“每亩可以产1万斤左右,一年能收3茬”。至于销路,张宁是不愁的,他笑呵呵地说:“过了年,就会有大客户来联系收果。”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每斤圣女果可以卖到4-5元,收入可观。

如今的张宁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有不少种植户来他的农场参观,也有游客来采摘。春节走亲访友时,总有人向他打听大棚种植的相关问题。但在刚开始种植时,张宁没少栽跟头。

虽说在村里长大,但这名85后几乎没怎么种过地。大专毕业后,有个“军装梦”的张宁参军入伍。2007年退役后,他做过石材、外墙涂装等行业的工作,有了些积蓄,但他总觉得“那些不是长久之计”,“想回来干点事儿”。

四处考察后,张宁瞄准了大棚种植,2014年开始种植蔬菜、瓜果。“一开始啥都种,市场上要辣椒,咱就种辣椒,市场上要芸豆,咱就种芸豆。”张宁说,最初还有些摸不着头脑,很被动。

2017年秋天,一场疾风骤雨直接将张宁的大棚“给掀了”,棚里是刚种上的辣椒。由于地势低洼,积了不少水,张宁和妻子两人手忙脚乱,风雨里一边修补大棚,一边往棚外抽水。“当时不懂,后来学了新技术,优化了内部结构,现在的大棚就不会这样了。”张宁指着眼前一座投资20多万元修建的半冬暖大棚说。

张宁也种黄瓜,去市场挑选黄瓜苗时,“一看200多种,直接就懵了,咱怎么知道哪种好”。他常常遇到不靠谱的种苗推销,因此被坑了不少钱。

“最难的时候,我自己蹲在地里哭。”张宁笑着说,他一度几乎赔光了家底儿,周围的人劝他不要干了,“换一行也不至于走到这步田地”。

“那为什么还要继续种大棚?”在往大棚走的路上,一阵阵冷风裹着尘土迎面拍过来,直往衣服里钻。

张宁拉紧了衣服,向前指了下说:“只能往前冲,不能后退,这就跟当兵时一样。”

在别人的建议下,张宁又去山东寿光、莘县等地参观学习,一边向人请教,一边买书自学种植技术。2018年,他开始种植圣女果,“一开始遇到问题就先翻书,判断是什么问题,再向别的种植能手、专家请教”。现在,他不用再翻书了,“基本上看一眼就知道哪儿出了问题”。

也正是靠着种植圣女果,张宁打了场“翻身仗”,他的农场还于2018年获评河北省示范家庭农场。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圣女果种植刚刚走上正轨,就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

用工困难、运输困难、销售困难,像是压在张宁身上的三座大山,“封控的时候没人来干活儿,没人采摘,摘了也销售不出去”。当时的他有些迷茫,“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儿”。

有一次,他忍不住向县农业农村局的相关负责人问道:“春天搁(在)哪儿嘞?”

对方给他说:“会越来越暖,要坚持住。”

后来,县农业农村局给农场办理了相关通行证,工人两点一线、每日测温上岗,并通过内购、引荐张宁与商超对接等方式,帮他迈过了这道坎儿。

今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张宁觉得“终于熬到了头儿”,“现在,全国上下盘活资源搞经济,咱也得赶紧干,把前两年的损失再挣回来。”他的语气听起来很有信心。

除了亿帆家庭农场主,张宁还有个身份——大名县张集乡前劝善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他成立了前劝善村扶贫开发现代农业园区,该园区被评为大名县扶贫产业园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园。张宁希望,以后可以扩大种植规模,种植绿色安全的蔬菜、瓜果,并创立园区自己的品牌。为此,他下了不少工夫引进新技术、新装备,进行更精细化的管理,对育苗、种植、采收、销售等环节严格把控,努力让种植过程可视、可查、可实地监督,“比如农药、化肥用了多少,谁操作的,消费者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

张宁还有另一个心愿,希望带动更多老百姓加入进来,共同致富。目前园区采用“合作社+棚长+分红”的经营种植模式,村民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成为园区员工、技术入股分红等方式获取更多经济收益。用张宁的话说,“要让咱老百姓从土里挖掘出更多价值”。而今,他也正朝着这一目标努力,可以说干劲满满。

走出大棚,虽然依然寒风凛冽,但春天已经不远。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