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没什么话题比“大叔被疑偷拍自证清白后仍遭女子曝光”更热了。该道歉的道歉,该处理的处理,但是事件平息,里面逻辑的曲折还值得再说说。

比如这几天,我还看到一条视频,是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生拍摄的,记录几个学生发生争执的场面,标题赫然有“校园霸凌”字样——让观者很容易踩到熟悉的情绪,掉进熟悉的逻辑,陷入主观的轻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眼见不一定为实,看视频怎么识别人心。好在有关部门来得及时,介入后自有真相大白。不过作为旁观者,我还是感到一阵后怕。比如“川大女生曝光大叔”一事中,部分网友就涉事女生“女性”“新闻专业”的身份展开了激烈讨论,话题逐渐跑偏,直到“媒体人是一丘之貉”。我也是学新闻的女生,只能苦笑。

有学者把新闻比作“易碎品”,“要把它当成艺术品去雕琢”,而舆论场常常是一堆破罐子破摔,真相没态度有流量。

刚上大学那会儿,我还会因为一些新闻义愤填膺到难以入睡,深夜摸出手机公开评论一番。渐渐地,我发现笔力永远追不上热点的更新速度,反转来得太快,猝不及防。

信息仿佛巨大的湍流,我被裹挟在其中,被不停冲刷、带走。看到了、评论了,放下手机,感觉却如石子投进水里。

我曾是“标签党”。遇到热点事件,我会根据评论筛选出新的“朋友圈”。其结果是,圈里的人越来越少。面对持不同的观点的人,我不再写长文争论,而是给自己找了个挺清高的借口“不是一路人”。相较于评论区的“厮杀”,隐藏锋芒好像更为保险。最后,我已经不想参与热点事件的网络讨论了。

英国思想家弥尔顿说:“在没有对手的情况下说理,是没有意义的。这时候的说理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逃避的、自我封闭的、得不到运用也毫无生机的美德”。

有句谚语说:“如果你手里只有一把锤子,那么所有东西看上去都像是钉子。”如何理解信息,就取决于我们的工具箱里是只有锤子,还是有着丰富多样的工具,比如小巧且灵活的螺丝刀,笨重但省力的扳手。当一个人选择逃避讨论,他曾经拥有的工具也会逐渐废弃。久而久之,他也就只能看见钉子,抡起锤子。

彼得·梅达瓦曾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说:“人脑对待一个新想法的方式就像身体对待一种陌生蛋白质一样:拒绝它。”在这种本能的驱动下,我们偏爱更简化的工具,于是拿起锤子一通乱敲,直到把钉子敲进墙里。

眼下有种说法,叫“无跟帖,不新闻”,社交平台带来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公共讨论。遗憾的是,在众人日复一日的锤钉中,墙体的裂痕也越来越多。如果任何琐碎的事都能被包装成钉子,只剩下锤子的世界未免也太简单粗暴。

我常看新闻热搜看得一头雾水,碎片信息里缺乏合理的前因后果,每天都有新的话题需要我站队和战斗。一不小心,就可能被鉴定为“不问世事且冷漠自私的‘岁月静好党’”。

每当新闻热度攀升时,总会有一些“让子弹再飞一会”的热评出现。这句话原指不被舆论左右,等待客观事实的揭晓。但当荒谬的“反转”越来越多,长久的等待和关注等不来一个定音时,观者的心态不再是要一个答案,而是看一场热闹。比起面对复杂,“前排求课代表划重点”显然要轻松不少。

判真伪、评是非的任务本就不应该全落在观者的头上,好的信息公开、媒体报道,应该用经得起检验的事实、理性的观点来帮读者充实“工具箱”。

总的来说,坏消息比没有消息好,如果我们放弃对事实的追求,其危险性就像历史学家提摩希史奈德所描述的那样:“当我们放弃真相时,我们就把权力让给了那些财富和魅力的拥有者,他们以创造奇观来取代真相”。

对普通公众而言,就每一个公共议题发表看法显然不现实。且不说评论耗时耗力,只是鉴别真假就足以让人抓狂。参与公共讨论不是赶流行,不是每一个都非得沾上一点。我们需要做的,只不过是在面对复杂时,做一个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不要看个视频随便信,不要举起锤子用力砸。

说起来,前述“地铁偷拍冤情”也多亏有视频,人们看了,反而觉得那名男士委屈。可作为观众,咱还是别太相信自己的判断了,毕竟,舆论场有的是熟悉影像拍摄制作的专业人士。镜头一推一拉,角度一转一借,好多故事,看上去和实际上就是两码事了。

当严肃媒体缺位,虚假信息也就随之滋生。当平台管理缺失,情绪的宣泄会盖过理性的辩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在乎真相,更包容复杂,拒绝非敌即友的站队思维,鼓励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理解的社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