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象征理性的科学,做成一场新潮而浪漫的艺术展,你会看到什么?

穿过“黑洞”走廊,你仿佛被卷入莫测的时空;一幅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可能让你感觉到“宇宙为你闪烁”;细胞和病毒,也许会构建起一座五彩缤纷的“秘密花园”;大自然亿万年地质作用,没准在岩石里藏匿着绝美的“花朵”……

置身其中,你也无法说清,是在养眼的艺术作品里触碰到了科学内核,还是科学在向你显露“高颜值”的另一面。


(资料图片)

最近,《想象另一种引力》展览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开幕。这场科学艺术展运用10余种技术媒介,从《想象另一种引力》图书中精选12位科学艺术家,沉浸式、立体化、交互化地展示了40余件科学艺术作品,带来一场颠覆感官,解锁感知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奇妙旅程。

对此,今日美术馆馆长张然表示,科学和艺术这两个看似互相独立的领域,实际上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交织相辅,构成社会发展的基石。期待本次展览打开新视野,让公众直观感受到科学和艺术回归融合的曙光。

从图书到展览,一个主题贯穿始终:在平常我们的认知中,看似分化的“科学”与“艺术”紧密融合,科学之美扑面而来。

《想象另一种引力》这本书汇集了14位国内外顶尖科学艺术家,带来300余件极具启发性的科学艺术作品。意大利地质学家贝尔纳多·切萨雷、美国科学摄影师费利斯·弗兰克尔、中国著名视觉艺术家叶锦添……他们横跨科学、绘画与设计,用不同领域的知识探讨社会问题。

例如叶锦添《云》系列装置艺术,用人类的废弃物制作了一系列主题服装,呼吁公众关注生态恶化与消费主义问题;贝尔纳多·切萨雷矿相学显微摄影,呈现出岩石的隐秘之美;清水阳子的《向重力性》项目,则通过巧妙地改变培育郁金香的角度,令花朵呈现出看似“悬浮”的全新灵动姿态。

当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线下展览,沉浸感和冲击力是无与伦比的。

现场很多观众都会流连忘返于那条“黑洞”沉浸式体验走廊,那些如流水漩涡般旋转的圆环,流光溢彩又富有神秘气息。

瑞士的科学艺术摄影师法比安·奥夫纳一直致力于将摄影技术与科学实验结合,捕捉实验中的动态瞬间,使时间和自然科学变得可感、可视。

他是如何尝试模拟呈现出“黑洞”形态的?在工作室里,法比安·奥夫纳将一根金属杆的一头蘸上油漆,另一头插在电钻的钻头上。当电钻开启后,金属杆便会带着油漆飞速旋转,法比安·奥夫纳用高速摄影的方式捕捉油漆四溅的几万分之一秒的瞬间状态。

对于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法比安·奥夫纳曾说:“我在纯粹的科学领域或纯粹的艺术领域都无法感到百分之百的舒适自在,因此我选择跨越两者的边界。我也从来没有真正去区分过它们,科学和艺术只是看待事物的不同方式。”

而意大利人贝尔纳多·切萨雷则非常热爱岩石,自称是“一位对脚下数千米深处发生的事感兴趣的地质学家”。贝尔纳多·切萨雷的创作方法源于矿相学。他借助显微摄影技术,将岩石薄片在偏振光的透射下自然呈现的色彩和图案展现出来。

因此,在科学艺术展的展厅里,你看到了“藏在石头中的花朵”——没错,亿万年的海洋记忆以这样诗意的方式向今天的你走来。

类似的诗情画意,在罗根·布朗的《花茎》中亦有所体现。该作品用手工切割纸揭示了花茎横截面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充满细节的美丽”,给你打开一个瑰丽的新世界。

人工智能学者高庆一觉得,艺术与科学是所有人之间的最大公约数。科学之美可以通过艺术之魅去幻化。

《想象另一种引力》作者、策展人蔡潇指出,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人类需要培养更多“想象力”与“创新力”以应对挑战。创新意味着发掘事物间的全新联系,产生新的创造。

很多人熟知的叶锦添,尝试将科学和艺术放置在一起,构建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西方哲学是基于理性与科学去思考的,但中国的哲学是在追求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一种无形的力量。想让中西方进行融合,就要将科学与艺术、实与虚联系起来”。

在叶锦添看来,科学越来越强大,在将研究对象分化成各种细节的同时,却并没有赋予它们任何意义。只有物质是不够的,在有形物质之上,一定还存在无形的世界,推动着可见之物的发展变换。叶锦添强调:“在物质不断发展的世界里,我们也需要回归精神层面,重新感觉这个世界。”

“科学是化繁为简,而艺术是化腐朽为神奇。”中国国家地理·图书总经理、《想象另一种引力》图书总策划、展览策展人陈沂欢如是说。陈沂欢希望通过《想象另一种引力》展览和图书,让大家强烈感知到科学家们用他们与众不同的方式“使不可见变为可见”,让更多人能够看到一个前所未有的世界。

陈沂欢认为,将图书出版与策展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读者对“科学可视化”这类新兴内容的理解门槛,还将有效拓展出版的边界,为出版业带来一次理念的升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