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回声》的故事发生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少年阿钛、阿清一起守护热带雨林、保护海南长臂猿;《河源清澈》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背景,通过男孩达日多吉的视角,讲述了三江源牧民在生态搬迁中观念行为、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两部儿童文学是“我的国家公园丛书”中的两册,用文学的力量,在孩子心中种下美丽中国的种子。日前,记者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采访了丛书的主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1年10月12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在云南昆明举行。会上,中国向世界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

大象出版社总编辑张桂枝介绍,在此契机下,该社以第一批国家公园为题材,出版了这套关于生态文明的原创儿童文学丛书。大象出版社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徐鲁担任丛书主编,唐明、曾维惠、魏晓曦、邓西、潘云贵5位青年作家担任各册作者。目前《秘境回声》《河源清澈》已经与读者见面。

为什么强调“我的”国家公园?徐鲁说:“因为从一开始就决定,这套书的作者必须要找生活在这个国家公园、这一方水土上的。国家公园其实就是他们成长的家乡,这样在写的时候,作者就能把自己童年时代的感受以及成年之后观察到的所有风土人情都写进去,这比其他作家仅仅依靠采风要好得多。”

事实证明,这样的尝试是对的。这些年轻人笔下的国家公园,有美丽的乡愁,甚至有自己童年的小脚印。

《秘境回声》的故事发生在东经108°44′-110°04′,北纬18°33′-19°14′,中国最南端,海南岛中南部的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这里是诸多全球濒危物种和海南岛特有物种的聚居地。作者邓西长期住在五指山市,毗邻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片区。多年来,她漫步雨林,与花草树林、虫鱼鸟兽为友;探访乡间,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闲话家常。为了写好这本书,她又多次深入雨林采风,采访了专家、学者和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慢慢地,她打开了热带雨林的一扇窗,看到了一个迷人而神奇的世界,为《秘境回声》的撰写打下了基础。

“长臂猿非常优雅,在古诗词中被比作君子;而且长臂猿的声音非常好听,我在书中也多次描述了这种叫声。”邓西说,为了写好长臂猿的叫声,她看了很多视频,还多次去现场寻找。“可惜生活在海南热带雨林的长臂猿非常濒危,目前一共才36只,一面难求。所以我在这里呼吁大家保护大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

《河源清澈》的作者唐明来自青海格尔木,这座小城坐落在昆仑山脚下,这里有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我很幸运,从小在这里生活”。

小说以一个藏族家庭的生活场景,带领读者走进青藏高原美丽和谐的天地。一个个像曲扎东智一样伟岸的藏族汉子,骑着骏马、赶着牛羊,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身着艳丽藏袍、戴着嘎乌盒的藏族女子,挤奶、打酥油、煮奶茶、洗衣织作。然而,当这里的牧民感受到草场沙化、黑土滩像黑魔王一样侵蚀着他们的家园时,虽然经历了心灵的挣扎,但仍为还家园美丽的模样,作出了最痛苦的抉择。

本书描写的正是21世纪初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搬迁的故事。“当三江源国家公园成立之后,我们回过头来再去看这一群人,就会非常感动,他们为我们的生态事业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和牺牲,我们私底下都叫他们‘生态英雄’,因为他们放弃祖祖辈辈生活的方式,告别了牧场羊群、雪山草地,把那一大片的地方留出来给了后代。”唐明说。

徐鲁介绍,在这5部小说里,除了大自然的山河之美,还有无处不在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更有对当下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之志与创造之力的表现。比如,在《竹海寻踪》里,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观、发现珍稀植物,还是体验风土人情、聆听神奇传说,都带着温情;在《虎豹山林》里,小兴安岭林区的民俗风情和生活日常,被作者融入各种细节描写之中,丰盈而生动;在《云边的歌》里,与武夷山区的泉流、竹涛、鸟鸣一样具有治愈力的,还有那悠悠不断的农家茶谣和武夷风习。

“在作者们的心中和笔下,国家公园既是自然的山水,也是人文的厚土。历史和人文,同样是国家公园里气韵生动饱满的‘气场’。”徐鲁说。

世界著名鸟类专家、自然文学作家约翰·巴勒斯,是一位以毕生精力去发现和描述大自然的作家,他在晚年这样感叹:“一只被打死并被做成标本的鸟,已经不再是一只鸟了。”所以,他劝告孩子们,不要去博物馆里寻找自然,而应该让父母带着去山野、公园、海滩,看看麻雀在头顶上飞旋,听听海鸥的叫声,甚至跟着松鼠到它那老橡树的小巢中去看个究竟。

“期待有一天,孩子们会带上‘我的国家公园丛书’,去漫游我们美丽而辽阔的国家公园,置身在大自然的山谷丛林中,尽情地听那鹿鸣、猿啼、虎啸和群鸟的欢唱,现场感受林涛回响、山溪奔腾、苍鹰翱翔……那万物有灵且美的景象。”徐鲁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