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起,青岛市每年都把“菜市场”的事搬上市“两会”。经过十年发展,青岛农贸市场一步步蝶变,实现华丽转身,逐渐告别以往“脏乱差”“腥臭湿”的形象。给得了新鲜食材,容得下人间温暖,折射着城市文明,农贸市场不再只满足于简单生活消费的场景焕新。结合青岛本土文化,融入旅游特色对农贸市场进行规划和探索,是未来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主题。
旅游不仅创造经济效益,更多的是传播文化,为城市增值添彩。传承滨海文化,推广青岛滨海旅游与农贸市场相结合的时尚消费模式,高标准建设农贸市场海鲜水产专区;充分结合现有渔业码头及游艇码头规划,融合海鲜市场、海鲜美食体验、滨海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打造青岛市特色海鲜专业市场、滨海渔人码头海鲜市场,形成青岛旅游新型网红打卡地……旅游型特色,代表着青岛农贸市场未来发展的趋势之一。
农贸市场不仅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重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甚至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游客来说,农贸市场可以是了解一个城市风土人情的最佳体验场所;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农贸市场非常适合作为城市特色文化的展示窗口。
今年6月,一场在青岛市兴山路农贸市场里举办的“实在文学展”,着实打破了许多人对菜市场的印象。市井烟火气和“文艺范”的结合,引来不少市民和游客打卡拍照,小小的菜市场既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又能良好的“嫁接”旅游文化元素,这波“逛市场原来也可以这么浪漫”的氛围,与青岛的城市形象相得益彰。
挖掘城市的特色文化需要锐利的眼光,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包括但不能限于精致时尚这一种要求。如何把文化表现给游客的同时,又能兼顾市民日常生活的消费需求和体验,是重中之重。
在农贸市场的更新进程中,有些市场重新焕发生机,有些反而丧失温度,生意萧条。菜市场连接着大民生,在两极化的市场评价中,我们应该“保留”什么,“创造”什么,是值得共同探讨和思考的。
旅游型农贸市场需展现鲜明的特色,如增设特色饮食业态、设计特色风格场景等。此外,旅游型农贸市场必须具备特色服务,一个“景点”要为游客留下美好的形象和印象,关键还在于服务。诚然,旅游型农贸市场在选址上应尽量紧靠旅游景点,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经济和民生的相互助力。“市井中的景点”不可错过,未来可期。
多元化农贸市场,作为青岛基础建设的升华,同时也或将成为旅游城市的必需品。农贸市场中有着最正宗、最丰富的特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自驾游热给旅游型农贸市场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只有市场自身朝着特色化、智慧化融合,才能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